诗歌朗诵技巧-第七章词的朗诵-朗诵解读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声明: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仅限于站内用户交流使用。

[朗诵解读]

《忆秦娥》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词牌名称,经常用于表现离愁别恨之类的哀伤感情。李白的这首词将离人眼中具有伤感色彩的事物、景物置于清秋、黄昏的时间段里,更增强了伤感和愁绪。

朗诵时不应只局限于个人的愁绪抒发,而应提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感和历史沧桑感的高度,这是受“年年”、“灞陵”、“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等字词的影响并反映在这些字词中的。当然,在处理时这些字词处理的分量还是要有差别的。

诗歌整体基调深沉,可适当加入一些虚声成分。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朗诵解读]

这首词以清丽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并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悠然自在的渔翁形象。

基调清新,节奏明快,注意诵出韵味。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挪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朗诵解读]

这首词由风而水,由景而人,写了一位佳人思念爱人的情态和心理,属于婉约风格的词作。其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为人所传诵的名句。

朗诵时注意对一些动词的处理,同时要反映出一种百无聊赖的情态和细腻婉转的愁绪。

山花子

李琮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泪,倚阑干。

[朗诵解读]李憬是南唐的一位君王,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词人。这首词的上阕写庭院深秋萧索的景色,下阕写楼中思妇无尽的愁绪,实际上寄托了词人家国凋零的感慨,情思幽怨。

朗诵时不要把情思局限于思妇的具体情思上,应上升到对人生的体味高度上。上阕可以突出一种萧瑟的特点,下阕则突出凄寒的感觉,要细细体味,感同身受。

基调深沉悲凄,节奏低沉,用声内收,可适当增加虚声成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朗诵解读]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是他在失掉皇位、沦为宋朝囚徒后写就的。

上阕写林花受风雨侵袭而匆匆凋零,下阕抒发了情人离散之恨如流水东去一样不可改变的无奈愁绪。“春红”二字代指花。

朗诵时,要有一种凄婉惆怅的情感。短句语速放慢,如沉吟而出;长句可以有停顿,但要注意其内在语意的连贯。结尾一句有如长叹般诵出,气息弥散,句尾延长。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朗诵解读]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西楼、残月、梧桐、深院无不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下阕直接抒情,将离愁抒写得形象深刻。

这首词善于将抽象的精神活动具体化,朗诵时注意描绘出这一具体化的过程。如,一个“锁”字将深院清秋的景色形象地描绘出来,应该适当加强吐字力度,并延长其时值。

下阕注意各句语势的高低起伏变化和句与句间的语势呼应。“剪不断,理还乱”两句语势渐升;“是离愁”一句高起低落,与上句呼应;“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采取波峰类语势,“滋味”一词处于语句的最高点,之后延长字尾并稍稍停顿,“在心头”三字弱起承接,语速放慢,结束时声音渐弱渐消。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栏(一本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朗诵解读]

这首词从阴雨、晚春、寒夜人手,用流水落花作比,将天上和人间相对照,抒发词人国亡家败之痛,凄婉哀伤。

朗诵时,上阕前三句开口要慢,有如吟诵,语速宜缓,语势平起平落。“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客”字提高音高,延长时值;“一晌贪欢”承接上句语势开口,音量要小。

下阕的“无限江山”一句可将语速放慢,用四个字高度概括家国两失的感慨;“天上人间”四个字要突出今昔境遇之迥异,语速极慢,其中,“天上”与“人间”两个词之间可以夸张地停顿,前高后低的语势对比也可加大一些。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朗诵解读]

这首词以自然界的景物切入,然后极写了不堪回忆之回忆,抒写了无尽的哀伤感慨。

朗诵时注意对问句的处理。实际上,词中的问句几乎都是直接抒情,并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越答越愁,愁绪不断。

这首词用语浅近,语言流畅,不过在朗诵时,可以不必一气呵成,而是故意切分词句,靠停顿、延长宇音等方式,将表现词人无尽愁绪的词句突出出来。整首词多在一种长叹的感觉中诵读出来。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朗诵解读]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旅人思念家国的一片深情。

上阕着重写景,景中含情,朗诵时要有一种迷蒙之感,怅惘之绪。“芳草无情”一句应放慢语速,加强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可有虚声成分。

下阕重在抒情,以抒发旅途中的思乡之苦和去国之恨。“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应两句并作一句处理,这样才符合语意。“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应着意处理,“愁肠”二字加强吐字力度并延长字音时值,字尾上扬,以引领下句;“相思泪”三字放慢语速,以突出形象。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朗诵解读]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平白如话,但它的主旨却众说纷纭,这里我们不作探究,不过从词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通篇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愁绪,给人以孤寂无奈之感。

《浣溪沙》这一词牌朗诵起来最大的难度在于通篇节奏的控制上:上下阕各三句,每句都是七个字,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读完每一阕的第三句时,往往会有一种没有完结的感觉,因此须要通过节奏和语速的控制来改变这种感觉。常见的办法如:每一阕第三句的语速可以慢于前两句,同时,前两句的语流可以连贯一些,而每阕第三句除放慢语速外还可以根据语意适当安排停顿,这样可以平衡前两句和第三句的分量,完成节奏的调控。

如“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可以采取波峰类语势,“径”字处于语句的高点,延长字音时值并停顿;“独徘徊”三字顺语势渐落,语速放慢。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一本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朗诵解读]这首词以情蕴景,以物写心,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为离愁所苦的内心世界,秋意萧瑟,孤寂凄寒。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为大家所传诵的名句。

朗诵时注意景物的转换与视域的变化:由庭院到室内,再到高楼,视域由近而远,思绪也由此时而无尽延展。心绪凝重,词风兼有细腻和粗豪的特征,用气发声也要随之而变化。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朗诵解读]这首词以离别羁旅为主题,抒发了词人留恋伤感的凄情愁绪。

由于这类词的篇幅较长,句子参差不齐,节奏富于变化,因此在朗诵中容易显得散乱,影响句子连贯性,并影响到语意的清晰。因此,注意句群的划分、语势呼应连贯、加强领字的领属作用,是朗诵中的关键问题。

诗歌的上下阕可以按句号所标注的位置各划分为四个句群;每个句群内部的语流可以连贯一些,句群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适当缩短,并且彼此语势要承接映照;“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念”字是领字,可以在其后延长停顿时间,接下来的文字则不必受标点符号的限制而连贯地诵读出来。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斤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朗诵解读]

宋祁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早在北宋时期就已为大家所传诵,任工部尚书的宋祁为此而得到“红杏尚书”的雅誉。

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初春在淡淡寒意中所显露出来的抑制不住的勃勃生机,色彩明丽,意境清新;下阕边议论边抒情,有惜春慨叹之意。朗诵是注意凸显上下两阕的特色,同时又要过渡自然,和谐统一。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朗诵解读]

这首词上阕写行人思家,下阕写家人念远,两相思念,愁思不断,感情深挚。

朗诵时注意上下两阕所表现人物的性别和心理。上阕表现的是男主人公的离愁,其愁如春水般迢迢不断;下阕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思念,不过却是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写起,描绘了想象中闺人的情态,并表现了男主人公对闺人的关心(“楼高莫近危栏倚”)。

节奏舒缓,用声柔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朗诵解读]

这首词写了闺中思妇伤春怀人的愁苦心情。上阕用景物从空间上烘托氛围,表现愁绪;下阕从时间的角度选择意象,春欲去,渐黄昏,加之风雨大作,更增添了几层悲哀。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采取波峰类语势,第三个“深”字处于语句的高点,同时加强这个字的吐字力度,并适当延长时值,不过音量不要大,音色可以暗一些。

“帘幕无重数”一句中的“无重”二字拉开字腹,放慢语速,以示强调。

“泪眼问花花不语”采取上山类语势,句尾顺语势扬起并延长,以引领下文。

“乱红飞过秋千去”采取下山类语势,要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朗诵解读]

这首词就元宵佳节这一特定节日抒写了青年男女的恋情,展现了主人公在恋爱过程中的心态。用语平白,格调清新,温婉清丽。

上阕的重心在最后一句,不过在朗诵时却不是响鼓重锤地加大音量,相反,前三句语势要渐提,音量可以大一些,而第四句则要突然将音量减弱,语势降低,整体音高低于前三句。通过对比,使第四句的语意显现出来,表现出恋爱中人无限的甜蜜和温馨。

下阕的重心在最后两句。朗诵时突出句义的方法在于情绪情感的变化上,一句“泪满春衫袖”表现出主人公浓重的愁绪。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蓣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朗诵解读]

这首词抒发了追思忆旧的深情,意境清丽,词义婉转。

上下两阕的句式字数都一样。朗诵时注意每一阕语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和语势之间的呼应。

以上阕为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两句于思绪恍惚中平淡道出,语速较慢,语势变化不必大,“高锁”和“低垂”稍有高低的对应变化即可,音色稍暗。

“去年春恨却来时”采取上山类语势,语速加快,句尾顺语势扬起,并把“时”字的字尾延长,以引领下文,音量适当加大。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再次将音高降低,放慢语速,音量稍收。下阕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上与上阕类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朗诵解读]

这是一首悼亡词,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委婉曲折,令人肝肠寸断;同时,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作者仕途失意,饱经沧桑的伤感和悲凉。

这首词使用了虚实相衬的手法,上阕写实,下阕写虚。

上阕写作者对亡妻的思念,直接抒情,朗诵时要语多悲凉,情感浓烈。

下阕写自己由思念而于深夜梦回故乡,并与爱妻梦中相见。“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几句色彩淡雅,注意加强吐字力度,但字腹不必拉得太开,音量也相对收一些。“料得年年肠断处”采取上山类语势,以引领下文,语速适当加快。“明月夜,短松冈”两句语速要渐慢,音量渐收。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朗诵解读]

这首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成熟的豪放词,也是其豪放词风的典范之作。

词的上阕写了围猎的场面,渲染出词人外在的“狂”态。朗诵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几句气息充沛,语气连贯,语速要适当加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一句平起,不必着力。“亲射虎”一句音高提高,吐字有力。“看孙郎”中的“看”字可以增加较强的虚声成分,并延长时值,给人以动作感,并体现出一股豪放之气。

下阕写了诗人饮酒后所表现出来的“狂”态。朗诵时要注意对关键字词的强化,不必字字用力。如“又何妨”三字气脉充沛,语势挥洒不羁,以表现词人的豪情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应有一定的气势,不过这种气势还不要完全挥洒出来,须蓄势待发;而“西北望”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句尾稍扬,顿停;“射天狼”三字可以一字一顿,增强阳刚之美。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诵解读]

这首词是中秋赋词中的名篇。意境阔大深远.情感低回婉转,洒脱自在,词情通达。

上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语飘逸。朗诵时要注意对韵律的把握,同时可以顺语势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个别字词的调值、时值,以增强韵味。

下阕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别离,不过词境明朗,格调健康,词中没有表现人们的相思之苦,而是在结尾向人们表示了美好的祝愿。朗诵时应把握其主要基调,情深而乐观,不要作愁苦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朗诵解读]

这首词纵论千古,抚今追昔,既追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发思古之豪情,又饱含着对自己岁月蹉跎、华发早生的深沉感慨。文章大开大阖,大起大伏,豪放雄浑。

朗诵时应注意骋怀历史与抒发情感的分量调配。写赤壁景色和周瑜气概的文字虽然占了大部分篇幅,但文章的主旨却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不能陷入到对景象的写实性描绘中去,而时刻要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概念,朗诵时要稳健沉着,响亮坚实,舒缓悠长。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革。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朗诵解读]

这首词的上阕写了暮春的景色,预示着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语意缠绵哀婉。下阕写多情的行人为无情所恼,表现了惆怅的心境。整首词语意浅近,清丽哀婉。基本可以设定为低沉型节奏。

朗诵时,在淡淡的却又是挥之不去的怅惘情绪统帅之下,注意加强对重点词句处理的分量。“天涯何处无芳草”和“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两句都可以适当放慢语速,降低音高,使用较暗的音色。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朗诵解读]

这首词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句短情长,词淡意浓。

上阕由景人情。朗诵时应放慢语速,字斟句酌,每一个看似平淡的字中都应浸润着深厚的情感,语势变化要相对平缓。

下阕以抒情为主。“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两句是一种含悲的质问,实则抒发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思念。“只愿君心似我心”采取上山类语势,语气中要含有殷切的期盼,语速适当加快。“定不负相思意”一句语速要放慢,语气坚决,吐字有力,不过音高不必太高,音量也不必太大。

鹊桥仙

秦观

仙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朗诵解读]

这首词赋予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古老题材以新的立意:只要爱情忠贞不渝,哪怕不能朝朝暮暮相处在一起,两人也同样是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这是一部境界全新、立意高远之作。

朗诵时,上阕要满含着对这种美好爱情的赞美之情,情感发自肺腑,吐字清晰,气息充溢。

下阕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三句,既要表现出爱情的柔婉,又要表现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则既是恋人彼此间的深情劝慰,又是对忠贞爱情的热情赞美,语气要坚定,充满企盼。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朗诵解读]

这首词写于作者贬居郴州期间,表达了作者对于被贬斥的怨恨和独在他乡的孤寂之感。

上阕和下阕的前三句或以景传情,或直接抒情,都表达了这种极度苦闷的情绪。朗诵时要放慢语速,可以使用较暗的音色,加强吐字力度,不过音量不要大,关键是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结尾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则是词人突发奇想,诘问江水之无情,其实则倾注了自己对离乡远谪的怨恨。朗诵时可以适当加快语速,并强化这种诘问的语气。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朗诵解读]这首词表现了一种惜春、伤春的心情,语出清丽,意出含蓄,是一首颇具兴味的小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描绘了夜雨疾风和酒后浓睡的情态。语势平出,语速较慢,音色偏暗,以适应词义。

“试问卷帘人”一句,采取半起类语势,句尾急停,有较强的对象感,是问话的语气。

“却道海棠依1日”一句,放慢语速,语流平缓,是答话的语气。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几句,吐字力度要适当加强,语速稍快,表达跳脱活泼,清新纯净。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朗诵解读]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居人身份,怀念远游他乡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全词虽只字未提怀念远人,但却处处透露出一种离索寂寞、凄凉惆怅的气氛。

朗诵时,要注意氛围的营造,语速舒缓,语势平稳,音色偏暗;在深沉蕴藉中抒发思念之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诵解读]

这首词紧扣悲秋之意,表现了词人的空虚寂寞和凄情愁绪,情感悲怆,笔力凝重。

朗诵时,情绪的酝酿要深沉,可以有较大的起伏变化;吐字力度要加强;有较强的气息控制,但音量不必大。

同时,由于篇幅较长,句式变化多端,因此在处理时应划分好句群,将语势呼应起来,使语意连贯,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就应该连得较紧。再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应贯通起来处理:“窗儿”后面可以安排一个停顿,而“独自怎生得黑”则可以化为一个句子。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朗诵解读]

这首词写于南宋初建时期,全篇洋溢着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怀,充满了抗金雪耻的豪迈气势,情辞慷慨,气壮山河。基调昂扬,可设定为高亢型节奏。

朗诵时,要想体现出豪迈的气势,除了需要有充沛的气息、有一定力度和响度的用声、有激越澎湃的情感动力以外,还要注意加强控制、对比突出等表达技巧的运用,有时需要使用欲扬先抑、欲重先轻、欲强先弱等方法,不能-强到底,更不能声嘶力竭,这样都会影响效果。

另外注意句群的划分和句式的重新组合。比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三句,应将前两句贯通起来,“头”字后面扬停,然后一字一顿诵读出“空悲切”三字。“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三句也应如此处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两句同样应该贯通起来处理,而将停顿的位置安排在“破”字之后。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朗诵解读]

这首词表明了作者矢志不忘抗金复宋、重振国威的报国信念,同时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无比凄凉之情。

词分上下两阕,但只有上阕的前两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抒发了作者意气风发、驰骋疆场的豪情;其它词句都饱含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之情。朗诵时要通过音量的调控、气势的变化、情绪色彩的调制将这两种情感鲜明地表现出来。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朗诵解读]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的爱情悲剧,表达了词人思念前妻的真挚之情和悔恨被迫离异的切肤之痛。陆游与唐婉本是一对恩爱夫妻,然而由于陆游母亲不喜欢这个媳妇,他们终于被迫离婚,并各自再成家室。后来陆游在沈园游玩时巧遇唐婉,回首往事,悲苦难忍,于是在沈园的墙上提下了这首词。唐婉看后伤心过度,不久辞世。

这首词上下两阕句式相同,朗诵时应避免因太过雷同而显刻板之态。上阕的“错,错,错”三个字表明作者对被迫离婚的态度,这一态度是明确的,因此,三个“错”字可以连缀起来,一气呵成,中间不停顿。而下阕的“莫,莫,莫”三个字则表明了作者对绵绵深情无可挽回的遗憾无奈的痛楚之情,因此朗诵时,三个“莫”字拉开距离,放慢语速,给人以抱恨终天之感。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朗诵解读]这首咏梅词写梅花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高尚的品格,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坚贞。全词带有自喻的性质和象征的意味。

上阕极写了梅花处境之恶劣。朗诵时应描画出这种寂寞的境遇,营造出惨淡的气氛,基调低沉,色彩沉重。

下阕由衷地赞美了梅花高尚的品格。朗诵时要将明朗的格调体现出来,体会并表现出梅花那种不为外物所动的高洁品质,正义凛然,语气洒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朗诵解读]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其收复中原的愿望与现实对理想压抑之间的矛盾渗透在字里行间,意多愁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从怀古人手,语势平起平收,要有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无尽的幽思。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由历史回到现实,应充满忧虑和愤懑,语气的感情色彩要浓于前两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不可遏止的愤怒和自信,透出一点希望之光,表现了词人心中希冀恢复中原的凌云壮志。朗诵时,气势要增强,语气豪迈。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两句,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再一次被现实打破,朗诵时要有愁苦的感情色彩,气沉声收。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朗诵解读]这首词描写了元宵佳节灯火之夜的景象,和词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意中人的情景,同时还突出了一位孤高自赏、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词采绚丽,又温婉情深。

上阕要极力渲染出元宵灯节人流如潮、热闹非凡的氛围,气息充沛,语气洒脱,语势变化大开大阖。

下阕不仅要描绘出当时美人绰约的风姿,更要突出意中人高洁的形象。用声柔和,语调低回婉转,以增加深长的情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朗诵解读]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梦回沙场、英勇抗敌的雄心壮志,并反衬了现实年老悲切之情。全词气势飞动,慷慨悲壮。

渲染沙场景象和战争场面时,语气要威武雄壮,气势豪迈,畅快淋漓。

而篇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和篇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要显现出空幻色彩,在雄壮的整体气势中增添悲怆之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朗诵解读]

这是一首田园词作,描绘了明月、清风、稻香、蛙声、淡星、疏雨、茅店、溪桥,境界清丽,意象美好。

朗诵时要满怀着美好的情致和含蓄的喜悦之情,吐字清晰灵动,音韵和谐悦耳,语流流畅婉转,音量不必大。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朗诵解读]

这首词是词人被弹劾后落职闲居时所作的。上下阕采取映衬的手法,透露出少年时的满怀壮志,反衬出如今的满腔愁苦。

朗诵时也要注意上下两阕的对比。上阕的语气带有一种稚气,节奏相对轻快,语势以上扬为主;下阕的语气中带有一种沧桑的感慨,节奏低沉,语势以下抑为主,有如长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朗诵解读]

这首词题为怀古,实际是借古伤今。词人当时任镇江知府,当他在一次登上北固山,俯视长江水时,缅怀往事,心潮澎湃,写就这首词。全词气势雄浑,慷慨悲壮,表明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限伤感。

朗诵时要能体会典故的精要,并通过气势和节奏的变化完成慷慨和悲怆的转换。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朗诵解读]这首词的上阕写了昔日繁盛的扬州城如今却变得萧索凄寒,下阕借杜牧的扬州诗意,怀昔悲今,伤乱悼时。全词展现了扬州战乱后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悲痛之情。

朗诵时须注意加强对比反衬,如扬州本是名都,如今却成为空城,以此抒发沉痛之情。另外,上下阕都可突出冷、寒之意,以生理上的感觉促心理感受的深化和表现。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朗诵解读]

这篇作品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中的一段开场词。此词把对历史的见解和咏叹融会在对具体景物的描绘中,以实写虚,抒发了深沉感慨之情。

上阕借景咏史,写了长江、浪花、青山、夕阳,景象阔大,气势雄浑,朗诵的语气中要有悲怆之感。

下阕以人咏史,写了渔樵的饮酒、笑谈,展现世事的沧桑。朗诵时,语气要洒脱,但暗含酸楚,有长叹之感。

我要打分

1 条回复

  1. 声屏障说道:

    好文章,内容惜墨如金.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