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技巧-第五章 格律诗的朗诵-划分音步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声明: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仅限于站内用户交流使用。

二、划分音步

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由于音步的存在,朗诵中抑扬顿挫的效果更为明显,并有助于节奏的产生。

(一)五言诗的音步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五言诗每句两顿,分三个音步。具体划分方法有两种,即“二二一”和“二一二”。比如李白的《秋浦歌》可以划分音步如下: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五言诗每句的前两个字一般是构成一个音步的,后两个字或者是“二一”,或者是“一二”。划分完毕后,我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不过从朗诵的角度来说,两顿三步的划分方法有时并不适用,比如“白发三千丈”一句中的“三千丈”三字,数词“三千”和量词“丈”是很难用顿的方法来划分出这一音步的,而往往是连在一起朗诵出来的;其它句子也有类似情况。因此在朗诵中,五言诗音步的常用处理方法是统一划分为“二三”,即: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这样,每句诗的后三个字放在一个音步里,朗诵时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取或停顿、或延长字音的方式灵活处理,既自然流畅,又表现丰富,避免了完全按音步的划分进行处理的刻板形式。

(二)七言诗的音步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七言诗每句三顿,分四个音步。具体划分方法有两种,即“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其中,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一般都划分为“二二”,后三个字可以划分为“一二”或“二一”。比如杜牧的《山行》可以划分音步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

自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同样,这样的划分方法从分析欣赏的角度来说,能比较好地体现古诗的格律,但却不适宜于朗诵时的处理。我们在朗诵时往往也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于是每句诗的音步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要打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