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诵《年味:腊八粥道(下)》

腊八粥

作者:沈从文
朗诵:李进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烧火做饭,亦可参禅。
腊月时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暖一锅热气腾腾的甜粥,一起来听听上个世纪作家笔下腊八的回忆。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写道:“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等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每读此文,老北京人过腊八的热闹场景,便浮现于眼前。
冬日熬粥,外面寒风肆虐,一家人围在小小的厨房内温暖如春,或许这才是过腊八的意义所在。
正是如此,腊八节的内涵,在梁实秋笔下是祈求团圆的心愿。他在《粥》中写道: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 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的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
“多此一举”却是多余又必要的。也许,生活的意义恰恰是由很多个“多此一举”构成。
自家煮的也是粥,收到的也是粥。可粥与粥之间却有了别样的味道,有了人情的分量。那种倾注感情和精力的味道,无论时隔多年,都让人记忆犹新。

艺术家简介
沈从文
沈从文 (作者)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朗诵网指数:热度 [4.3万],亮度 [2914],密度 [15]
李进朗诵
李进 (朗诵者)

中国网络朗诵奠基人之一,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全国朗诵大赛唯一金奖。雄安语言艺术演绎制作中心艺术总监。江苏海洋大学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客座艺术教授。代表作:话剧《商鞅》(角色:商鞅)、舞台剧《切·格瓦拉》(角色:切·格瓦拉)、朗诵《雨巷》(在腾讯有近四百万的点击量)。全国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平台均有其朗诵作品,数亿次的点击量。
“大气”决定大作为,大作为缔造大作品,大作品营造大气象。李进是“沉雄大气、沧桑悲壮”类作品朗诵的高手,也是婉约派朗诵的行家里手,极富个性的声音造型,金声玉振的音质磁性,收放自如的拿捏把控,卓尔不群的气质才情,出神入化的阐发演绎,感心动耳,别具一格。

朗诵网指数:热度 [315.5万],亮度 [7604],密度 [415]
我要打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