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朗读《端午日》|《边城》节选

湖南凤凰

作者:沈从文
朗诵:刘严、朱洁雯、冒贇贇、张晨煜 (如东县双甸中学703班)

端午日(节选自中篇小说《边城》)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作者及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这篇《端午日》选自《边城》,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舟、赶鸭子场面的短文。作者凭借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和深切感受,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出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朗读者简介:

刘严,如东县双甸中学703班文艺委员兼心理委员,校香樟树文学社社员,喜欢阅读、配音、二次元……读过《狼王梦》、《哈利波特》、《花未央人未老》、《活着》、《明朝那些事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墨菲定律》等书。

朱洁雯,如东县双甸中学703班历史课代表,校香樟树文学社干事,读过《活着》、《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岩》、《中外名人故事》、《朝花夕拾》、《水浒传》等作品。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朗读、阅读和唱歌,希望以后在校文学社能够在朗读与阅读方面有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冒赟赟,如东县双甸中学703班英语课代表,校香樟树文学社社员,喜欢阅读、二次元……读过《撒野》、《轻狂》、《嚣张》、《默读》、《残次品》、《镇魂》等书。

张晨煜,如东县双甸中学703班政治科代表、校香樟树文学社社员,喜欢阅读和音乐,最喜欢读王充闾编著的人文传承书《国粹》。

我要打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