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读好文字】No.136寻味中国之爱上这美味的鱼头

大家好,我是丁婵。今天为大家诵读的这段文字,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寻味中国》一书,作者林留清怡。

爱上这美味的鱼头

有一天我趁着不必去黄浦会,打电话给朋友江礼旸,邀请他同去“翡翠酒家”吃午餐。江礼旸也写美食评论,是我的同行。还不到十二点,这家装修别致、有挑高木格窗子的餐厅已经客满了。这位62岁的朋友穿着他招牌的背带裤,穿过人群朝我翩翩走来,微笑着打招呼,他一笑,肚皮也跟着晃动。他带着大大的黑色方框眼镜,有一个蒜头大鼻子和一张大嘴,以我的了解,这张大嘴能塞下海量的食物。

江礼旸还没坐定,随身必备的纸扇也还没有来得及打开,餐厅经理便过来问好。餐馆老板们不停地打断他用餐,不是亲自来,就是打他的手机,他的手机每隔几分钟就响一次,每次都有一顿免费大餐的承诺。他秀了一下他的新款诺基亚手机,可以手写输入,还有触控板。“才一千多块钱,你也应该买一个,”他说,瞄了一眼桌上我那只老土的手机。

我注意到他肩膀的背带裤带子有点儿松。他跟我解释过,之所以穿背带裤,是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体重有何变化,还是可以穿同一条裤子。他身高一米八,体重最重的时候达到了94公斤,目前他的体重在73~86公斤之间上下浮动。自从得了糖尿病,这几年他一直在努力控制体重。和很多在过去二十年里富起来的中国人一样(他月收入近万元,稳居中产阶层),江礼旸在青少年时期营养不良,成年后却大量摄入脂肪、糖和碳水化合物,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最终患上了糖尿病。不过就算患病,他依然胃口不减,只是遵守无糖原则。

我刚开始写美食评论后不久,就认识了江礼旸。当时我住在上海,他和我一样,也是自由撰稿人,为好几家不同的报纸杂志写稿,其中包括上海版的《艺术家》(Shanghai Tatler)杂志和中文版《服饰与美容》(Vogue)杂志。我们因为对美食的热爱而交上了朋友。他比我年纪大,饮食知识丰富,为了表示尊敬,我管他叫“老师”。

江老师认为,和狗肉一起熏制出来的火腿更好吃(我知道外国人不喜欢听这个)。他点乳鸽的话,会先吃左腿,他觉得那是鸽子身上最美味的部位,因为鸽子走路的时候重心落在左腿(江老师这么认为),所以左腿肉味更浓,味道更好。他无法理解西方人为什么推崇小牛肉,“牲畜们如果不运动,肉怎么会好吃?”

在翡翠酒家,他劝我吃胖头鱼的眼珠。我们点了湖南名菜剁椒鱼头,那鱼头足有一份肋眼牛排那么大,下面垫着红辣椒和葱,鱼头被一开为二,左右各半,这样吃起来更方便。

中国人普遍爱吃鱼头,我吃过无数次中国宴席之后,也渐渐爱上了这美味的鱼头。只要吃的时候不去想自己吃的是什么,那软软的肉,特别是鱼鳃附近的肉那么嫩,真是人间美味。鱼头就像一块海绵,用什么做调料,就能吸收什么味道。但是,我还是无法克服对鱼眼睛的反感。

“这是最精华的部位呀!”江老师以他那一贯的毋庸置疑的语气说。他已经吃完自己的那一份,摇着折扇,靠在椅背上,等着我把鱼头吃完。

“您觉得这鱼做得怎么样?”我支支吾吾地问。

“很嫩!味道清淡,搭配均衡。”

“有什么是您不喜欢的吗?”

一位女服务员走过来收走了江老师的盘子,我那装着鱼头的盘子还留在桌子上。

“不太正宗,”他说,“不像正宗的湖南剁椒鱼头那么辣。”

可是,只要好吃,正不正宗又有什么关系呢。

“菜单上写着‘剁椒鱼头’,既然要叫这个名字,就得名副其实。要改造、改良,没问题,那么就不该说这是一道湖南菜。”他顿了顿,想找个类比让我更好懂。“你不能举着克林顿的旗号,却走着小布什的路子!”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江老师对克林顿的好感是小布什无法企及的。

我终于鼓起勇气,把鱼眼睛送到了嘴边,它呆滞地瞪着我。我一口吞下去,迅速咀嚼,有一种生金枪鱼肚那种胶质的口感。我吞下胶质物,吐出一颗小小、硬硬的像珍珠一样的东西,这一定是鱼的眼珠子吧。

“看,”江老师笑着大声说,“好吃吧?下一回,你会抢着要的。”

中国好文字网,致力于优质阅读内容的生产和分享。目前旗下有《超爱悦读》节目《好声音读好文字》栏目,《听故事》《早知道》等主体性产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短文字,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体验。分为早间《中国好文字》(微信号:zhongguohwz)和亲子版《好文字》(微信号:zghaowenzi)微信公众号每天早晚为大家推送最有价值的阅读。

 

 

 

我要打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