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与月-寄M(郑振铎)

云与月-寄M
郑振铎
我若是白云呀,我爱,
我便要每天的早晨,在洒满金光的天空,
从远远的青山,浮游到你的门前,
当你提了书囊出门时,
我便要随了你,投我的阴影在你身,为你遮着日光了。
我若是小鸟呀,我爱,
我早巳鼓翼飞到你的窗前,
当黄昏时,停在梨树的枝头,
看着你在微光里一针一针的缝你的丝裳,
只要你停针,抬头外望,
我便要唱歌,一只爱的歌,给你听了。
我若是月光呀,我爱,
我便当高高的挂在中天,
用我的千万只眼,照进白纱的帏帘,
窥望着你在甜蜜的眠着,
只要你的身向外转侧,
我便要在你的前额,不使你警觉,轻轻的密吻着了。
一九二三,四,二九,夜。
1923年4月29日夜晚,对于年轻的郑振铎来说,一定是一个十分激动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晚上,他竟一连写了两首情诗——也是他一生中发表的仅有的两首情诗——《爱 >和《云与月》。
这是真正的情诗,是送给他当时热恋的高君箴小姐的;而不是像朱自清说的徐志摩写的情诗那样,“不一定是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已作情人,如西方诗家一样”。《云与月》的副标题“寄 M”据了解,这个“M”是 从“妹”字来的爱称:高君箴在家里最小,被叫作“小妹”。
《云与月》的构思也是很巧妙的,全诗分为三节,由诗人想象自己如果化为白云,或化为小鸟,或化为月亮时,将如何对恋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很显然,这在构思上似乎受到我国古代白居易的《闲情赋》和某些民歌的启发的。白居易《闲情赋》中说: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风于柔握;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等等。构思也很巧。不过,白居易的《闲情赋》是以“悲”作结束的,更是以追求爱情的失敗来表达他政治理想的幻灭。而郑振铎的《云与月》则充满欢愉,色彩明朗,情调也完全是现代的。
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郑振铎(1898–1958)著名文学史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及文学研究所所长。
郑振铎,原名木官,字警民。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字西谛,笔名宾芬、郭源新。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1919年11月,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创办《新社会》,宣传“五四”新文化思想。1921年到上海,先后主编《时事新报》的《学灯》和《文学旬刊》。并与沈雁冰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世界文库》等。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1925年,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 1927年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后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49年从上海经香港到北京,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10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阿富汗王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纳什地区上空而遇难殉职。

我要打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